看到學長學姐的文章,告訴自己可以做的到,至少自己的部分要先做好,其他身外之事之人之物,不是渴切就可得還記得他曾經說過:「對某件事情要有一定的熱情,純粹的熱情,絕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去做,除此外還要有毅力,堅持到最後。」自己真的很幸運,周遭有許多優秀的人,從古至今,有很多景仰、可以學習的前輩、同輩,他們也都很謙虛,認為自己仍有大的進步空間,以及父母親都是那樣的人,真的,年紀越大,發現自己日益崇拜父母親,想要跟他們一樣,找到內心最大的平靜,安穩的走過這一生。


     始終深信洪蘭教授所說的一句話:挫折不是意外,是本份,我不知道自己的「進步」有多大,但能確定的是,每一步都很踏實,而且一直向前,偶爾遲疑、滯留,但我想這些都是「掙扎」的一部份,甚至是「進步」必盡之本分。



    這個風波下,我們很幸運地,還是在學的大學生,暫時躲避這次的海嘯衝擊,很多舊勢力、規矩、制度都瓦碎,意味著,我們有更多的機會,親手創見、賦予另外一個世界面向,不一定完全「重來」,但應該是跟過去運作的那套體系,有些微的出入,只要一些些不同,所帶來的巨變,都是難以預料的,那讓我們抱持對什麼的某種熱情,堅持自己想要的,繼續沿海濱走,一邊欣賞著日出日落,一起編織未熟的夢。



學長的文章


如果每天都能比昨天感覺更進步一些,是否就意味著成長呢?

直到現在都大二了,好像終於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也有了夢想與理想生活的藍圖,而這個理想是令人發噱的微不足道。

我只是想要安定,不想過大鳴大放,璀璨如煙火的人生。

誰說,人生走這一遭一定要發光,就算只有一瞬的閃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想法。自己雖然是學商的,但完全不想要過公司生活,努力爬到執行長什麼又怎樣,當龍頭大老又怎樣,如果那樣的人生有樂趣我也就認了。

所以我希望能夠教書,像我父親那樣。讀會計到現在,我會說我喜歡它,因為我覺得會計很有趣,但會想去教別人卻不想做與它相關的商業。會計為什麼被台灣人誤解的如此深,是不是講到就讀會計系第一個反應是想到坐在公司裡那一群會計小姐,做著乏味的工作,把帳弄平,報表,一成不變,支微末節,算著永遠不屬於自己的龐大數字,我的朋友們,有人這樣誤解會計,我高中的老師,聽到我要念會計大概也是這個反應。

會計真正有趣的地方是它背後的原理,一切都是這麼有邏輯性,有因有果,唯執行面可能就是這樣稍微乏味了些,若懂得道理而不是硬幹硬背自然能如魚得水,我父親是那位如魚得水的人,用完全透徹的理解方式在大學教會計,我希望過從事這樣的職業。

一個平凡的教書生活,然後繼續學鋼琴,繼續研究與聆聽音樂,看自己喜歡的書,打個羽球,玩貓,找朋友聚,我要的人生就這樣,不會有很多錢,但可以維持生活也維持興趣,非常的市井小民。甚至還有一個莫名的幻想,若能研究出一番道理,或許可以也開個跟音樂相關的通識課,像好多在台大又教專業科目又教通識課的教授一樣。

還好自己沒有念音樂系,我直到今天才對自己這麼說,因為在台大也可以過著每天充滿音樂的生活,有馬勒,有鋼琴音樂,大三還想去修楊建璋老師的二十世紀新音樂這門課,在鋼琴社總是遇到頗有音樂造詣的人,台大也提供拿索斯的線上音樂資料庫,聽找不到的錄音,有學生樂團,有IMSLP 看樂譜,有老師教我鋼琴,有音樂會可以聽。只愛音樂是不能去念音樂系的,我是如此想著,因為沒有過人的技術,畢業後或許也只能選擇黯淡,自知自己沒有先天優良的音樂造詣,當興趣就好了,接受我父親的說法。

確定了自己要的,每天生活好像都嫌時間不夠一樣,好快一天一天就撕日曆般過去,雖不到求知若渴,但想去聽老師在講什麼,比起大一時過那種翹課的鬼日子,現在心理踏實多了。今天又遇到了誰,從他身上又看到了自己什麼不夠的地方,又認識了比自己厲害很多的人,今天聽老師講課又多了解了一點,又多看了一本書,練琴又多了一點把握,接受不同的知識,如果能持續這樣下去,應該,可以算是一種進步吧。

未來有什麼變數總是無法預測,但把握當下,做該有的努力,不要渾噩,至少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學姐的文章


生活 
    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責任 夢想 現實 未來
為了活下去 一定得告訴自己 就坦然地放開那些最美好的想像 嗎?
放開那些美好想像,放開他們說的因近失遠的小利,等待那些只可遇的
就能夠 至少至少能夠一張沒什麼情緒的臉 去 不必擔心地 面對明天 ?
是這樣嗎…

我也想那樣,有那種 和生存無關的煩惱
你們好幸福啊,知道嗎?

不斷鍛鋉自己,在技術上和精神上進展與平衡…
平衡…這就是最難的事

四個名詞,但其實隱涵更多,
更多被瓜分,更多坦然其實是無奈,更多再吞嚥了什麼……

我要生路


抱歉,似乎太過灰暗了。
我也至少還有,掙扎的機會,在這碎碎叨叨的機會。
我也知道,我擁有的那些幸福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妙兒克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